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

崔恕 何瑚 陈遗 王虚之 河南妇人 岑文本 郑鲜 张楚金 罗道悰
陵空观 皇甫氏 田仁会 徐州军士 唐宣宗 李彦佐 胡生 刘行者 王法朗
郗法遵 王晖 李梦旗 孟熙

崔 恕

谯郡有功曹涧,天统中,济南来府君,出除谯郡。功曹清河崔恕,弱冠有令德于人。时春夏积旱,送别者千余人。至此涧上,众渴甚,来公有思水之色。恕独见一青鸟,于涧中乍飞乍止。怪而就焉。鸟起,见一石,方五六寸。以鞭拨之,清泉涌注。盛以银瓶,瓶满,水立竭。惟来公与恕供饮而已。议者以为德感所致焉。时人异之,故以为目。(出《酉阳杂俎》)谯郡有个地方叫功曹涧。北齐后主天统年间,济南来太守到谯郡任职。清河的崔恕是本郡功曹,也同时调任,因为他从年青的时候就有美好的品德,所以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。当地从春到夏连续干旱了很长时间,他们走到一个山涧上,众人感到口渴,都想喝一口水。崔恕独自看见一只青鸟一会飞起,一会落下。他感到奇怪便追了过去,在青鸟飞起的地方发现一块直径有五六寸的石头,他用鞭子一拨,石头底下冒出一股泉水。他立刻用银瓶接水,刚将银瓶装满,泉水立即就没有了。接到的一瓶水,刚好够来公和崔恕饮用的。

有人议论说这件事是由于崔怒的品德感动了天地神灵的结果,当地人对这件事都感到很怪,所以称这个山涧为“功曹涧”。  

何瑚  梁何瑚字重宝,为北征咨议。博问强学,幼有令名。性淳深,事亲恭谨。母病求医,不乘车马。忽感圣僧,体质殊异,手执香炉,来求斋食,而至无早晚。故疑其非常。如此十余日,母病有瘳,僧便辞去。留素书般若经一卷。因执手曰:“贫道是二十七贤圣,不近相人(《辩正论》八“近”作“退”)。感檀越至心,故来看。病者已瘥,贫道宜还。”言讫前行,忽不见,而炉烟香气,一旬方歇。精诚所感,朝野叹嗟。因舍别宅为目(明抄本“目”作“因”)爱寺也。(出《辩正论》)

梁朝有个人的名叫何瑚,字叫重宝,官职是北征咨郎。何瑚博学多才,从小就品德高尚,性格忠厚淳朴,侍奉双亲恭敬严谨。他的母亲病了,他不乘车马,亲自去请医生。他的行为感动了一位已经修成圣果的高僧,这个和尚手持香炉来到何瑚家要斋饭吃,连续来了十多天,每天来都没有固定的时间,何瑚已经感觉到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和尚。等到何瑚母亲的病好了,这个和尚向何瑚告辞,并送给他一卷《般若经》握着何瑚的手对他说:“贫僧我是二十七位圣僧其中的一个,平时不接近普通人,被施主的孝心所感动,所以来为你母亲治病。现在你母亲的病已经好了,我要回去了。”说完就往前走,突然就不见了。但是和尚香炉冒出的香气,十多天以后才飘散。何瑚的孝心感动圣僧的事,传遍了朝廷内外。何瑚还施舍出一所别墅,因为他崇敬佛教。  

陈遗  

吴人陈遗少为郡吏。母好食焦饭。遗在役,恒带囊,每煮食,漉其焦以献母。孙恩作乱,遗随例奔逃。母忆遗,昼夜哭泣,遂失明。遗脱难还家,入门见母,再拜号泣,母目忽然开朗。(出《孝子传》)吴国人陈遗年轻的时候在郡署衙门里当厨师,他的母亲愿意吃锅巴。陈遗在官署里总随身带着一个口袋,做饭的时候将锅巴装进口袋,留着给母亲吃。孙恩作乱的时候,陈遗随着官署人员一齐撤退。他母亲在家想念他,昼夜哭泣,把眼睛哭瞎了。陈遗躲过灾难回家,一进门看见母亲,跪下就哭,他母亲的眼睛忽然好了。  王虚之  

王虚之,庐陵西昌人。年十三,丧父母。二十年盐酢不入口。后得重病。忽有一人来诣,谓之曰:“君病寻瘥。”俄而不见。又所住屋室,夜有异光,庭中橘树,隆冬三实。病果寻愈。咸以至孝所感。(出《孝子传》)

王虚之是庐陵西昌的人,他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。从那以后二十年的时间,他一口食盐和醋都没有吃过。后来他得了重病,忽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:“你的病很快就会好。”说完那人就不见了。晚上他发现住的屋里有奇异的光芒,院子里的橘子树在严冬季节,竟连续结了三个果实,他的病也好了。这些都是因为他孝敬父母所感应出来的结果。  河南妇人  

隋大业中,河南妇人养姑不孝。姑两目盲,妇以蚯蚓为羹以食之。姑怪其味,窃藏其一脔,留示儿。儿见之号泣,将录妇送县。俄而雷雨暴作,失妇所在。寻见妇自空堕地,身及服玩如故,而首变为白狗,言语如恒。自云:“不孝于姑,为天神所罚。”夫乃斥去之。后乞食于道,不知所在。(出《冥报记》)

隋炀帝大业年间,河南有一个媳妇奉养婆婆很不孝顺。她婆母的两只眼睛都瞎了她就将蚯蚓当作饭给她婆母吃。她婆母感到味道很奇怪,就偷偷地藏起来一小块,留着给儿子看。儿子看到后大声哭喊,气愤地扭送媳妇去县衙,走到路上下起大雷雨,突然失去了媳妇的踪迹,紧接着又从天空中掉了下来,身体和穿的衣服和以前一样,但是脑袋却变成了一只白狗的头,说话声音也和从前一样。她自己说:“不孝顺婆母,遭到了天神的惩罚。”他的丈夫就赶走了她,她只好到处讨饭,后来就不知道哪里去了。  岑文本  

唐中书令岑文本,江陵人。少信佛,常念诵法华经普门品。曾乘船于巨江中,船坏,人尽死,文本没有水中,闻有人言:“但念佛,必不死也。”如是三言之。既而随波涌出,已着北岸,遂免死。后于江陵设斋,僧徒集其家。有一客僧独后去,谓文本曰:“天下方乱,君幸不预其灾,终逢太平,致富贵也。”言讫,趋出外不见。既而文本就斋,于自食碗中得舍利二枚。后果如其言。(出《法苑珠林》)唐朝中书令岑文本是江陵人,他从小信奉佛教,经常念诵佛经法华经普门品。曾经有一次他坐船在一条大江之中,船坏了,乘船的人都淹死了。他也沉到了水中,在水里听到有人说:“只要是念佛,必然不会死。”连续说了三遍,随即他随着波浪涌出水面,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北岸,免除了死亡的灾难。后来他在江陵准备了很多斋饭,和尚们都集结到他们家吃饭,一个和尚单独等到最后才走,临走时对他说:“天下正处在混乱之中,你幸运得没有遭受灾难,一定能够赶上太平时节,最后发财致富。”说完话走出门外就不见了,岑文本送走和尚也开始吃斋饭,从饭碗里得到了两枚佛宝。“舍利子”,后来他的命运果然同和尚所说的一样。  

郑鲜  

唐郑鲜字道子,善相法,自知命短,念无以可延。梦见沙门问之:“须延命耶?可大斋日,放生念善,持斋奉戒,可以延龄得福。”鲜因奉法,遂获长年。(出《宣验记》)

唐朝有个人名叫郑鲜,字叫道子。他善于通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别人的命运。他知道自己的寿命短,但没有办法可以延长。有一天,他在梦中问和尚如何才能延长寿命?和尚对他说:“如果想要延长寿命,可以选定日期做很多的斋饭给和尚们吃;还应该将人们饲养或抓获的动物放回大自然,还给它们生活的道路;还必须吃斋并遵守佛教的戒律,这样就可以延长寿命并得到幸福。郑鲜按照和尚所说的去做,于是得到了长寿。  张楚金  唐则天朝,刑部尚书张楚金为酷吏周兴构陷。将刑,乃仰叹曰:“皇天后土,岂不察忠孝乎?奈何以无辜获罪。”因泣下数行,市人皆为觑欷。须臾,阴云四塞,若有所感。旋降敕释罪。宣示讫,天地开朗,庆云纷紏。时议言其忠正所致也。(出《御史台记》)

唐朝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,刑部尚书张楚金被残酷迫害忠臣的奸臣周兴定计陷害,将要被杀头的时候,他仰天长叹说:“老天爷和土地神啊!你们难道不查看谁是忠臣孝子吗?为什么让没有罪的人去死?”说着流下了几行眼泪,围观的老百姓都哭了。不一会儿,阴云四布,似乎苍天有了感应,随后皇帝降旨免除了张楚金的罪名。刚刚宣布完这个消息,天上的阴云立刻散去,出现了吉祥的彩云。当时的人们都议论说:“这是由于张楚金的忠心和正直感动了天地的结果。”  

罗道悰  

唐司竹园罗道悰上书忤旨,配流。时有同流者道病卒,泣曰:“所恨委骨异壤。”退悰曰:“吾若生还,当取同归。”遂瘗之而去。及还,为大水漂荡,失其所在。道悰哭告之,请示其灵。俄而水际沸涌,又咒曰:“如真在此下,更请一沸。”又然,遂得之,志铭可验,负之还乡。(出《广德神异录》)

唐朝司竹园的罗道悰,在写给皇帝的报告中违背了皇帝的意思,被定罪后押送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。同伴中有一个人病死了,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哭着说:“所悔恨的是将尸骨扔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!”罗道悰说:“我如果能活着回去,一定将你的尸体带回家乡安葬。”这个人死后,罗道悰将他掩埋了。等到罗道悰结束劳役,准备回去的时候,掩埋同伴尸体的地方被大水淹没了,无法找到原来的标记。罗道悰哭着祈求说:“请你显灵为我指示一下方位。”说完水面就翻起了水花。他又说:“如果真是在这下面,请水面再翻涌一次。”果然水面又翻涌起来。于是他在这块水面的下面,将同伴的尸体捞取上来,还有墓上的志铭可以验证,于是背上这尸首回了家乡。  陵空观  

唐景龙四年,洛州陵空观失火,万物并尽。惟有一真人,岿然独存,乃泥塑为之。乃改为圣真观。(出《朝野佥载》)

唐中宗景龙四年,洛州的陵空观发生火灾,所有的东西全都烧光了,只有一个“真人”

的泥塑像没有损伤,以后陵空观就改名为“圣真观”。  

皇甫氏  

唐仆射裴遵庆,母皇甫氏,少时常持经。经函中有小珊瑚树。异时,忽有小龙骨一具,立于树侧。时人以为裴氏休祥,上元中,遵庆遂居宰辅云尔。(出《广异记》)唐朝仆射裴遵庆母亲姓皇甫,她从年轻的时候,就开始经常手持经卷念诵。她的藏经匣里有一棵小珊瑚树,不知道什么时候,忽然小珊瑚树的旁边出现一具立着的小龙骨。人们认为这是她吉祥如意的兆头,果然到了上元年间,她的儿子裴遵庆当上了宰相。  

田仁会  

唐田仁会为郢州刺史,自暴得雨。人歌曰:“父母育我田使君,精诚为人上天闻。田中致雨山出云,但愿常在不患贫。”(出《广德神异录》)

唐朝的郢州刺史在闹旱灾的时候,自己曝晒在太阳底下,为老百姓求来了雨。人们编了一首歌来赞颂他说:“像父母养育了我们一样的田刺史,他一心为了老百姓感动了老天爷,田里求来雨解除了旱灾,但愿他永远在这里使我们不再遭受贫穷。”  徐州军士  

唐王智兴在徐州,法令甚严。有防秋官健交代归,其妹婿于家中设馔以贺,自于厨中磨刀,将就坐(明钞本就坐二字作生)割羊脚。磨讫,持之疾行。妻兄自堂走入厨,仓卒相值,锋正中妻兄心,即死。所由擒以告。智兴讯问,但称过误,本无恶意。智兴不之信,命斩之。刀辄自刑者手中跃出,径没于地。三换皆然。智兴异之,乃不杀。(出《因话录》)

唐朝的时候王智兴镇守徐州,法非常严格。有一个秋季防守边防的官员完成任务归来,他的妹夫在家中准备酒菜为他庆贺。他妹夫在厨房里磨刀,准备割羊的蹄子,刀磨好以后手里端着刀快步往外走,恰巧他的大舅哥从堂屋往厨房里来,两个人在仓卒中相撞,他手中的刀尖正刺在他大舅哥的心脏上,当时就死了。他被人扭送到州衙门,王智兴亲自审问。他说自己是误伤,本来并没有恶意。王智兴不信,命令将他杀头。行刑时,刽子手的刀从手中自己跳出来插入地下,连换了三把刀都是一样,王智兴感到奇怪,便决定不杀他了。  

唐宣宗  唐大中初,京师尝淫雨涉月,将害粢盛。分命祷告,百无一应。宣宗一日在内殿,顾左右曰:“昔汤以六事自责,以身代牺牲。虽甚旱,卒不为灾。我今万姓主,远惭汤德。而灾若是,兆人谓我何?”乃执炉,降阶践泥,焚香仰视,若自责者。久之,御服沾湿,感动左右。旋踵而急雨止,翌日而凝阴开,比秋而大有年。(出《真陵十七史》)

唐朝的大中初年,京城曾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,将要威胁即将丰收的庄稼,皇帝命令对天祈祷,盼望早点天晴,但是多次祷告也没起作用。宣宗一天在皇宫内殿对左右的人说:“当初商汤王以六事自责,以身代牺牲,虽然天旱,但没有造成灾害。我今天身为天下所有老百姓的主人,非常惭愧远远赶不上汤的功德,而灾难若是,人们会怎样评价我呢?”

于是他手里拿着香炉,站在台阶下的泥水里,点燃香炉,仰头面向苍天,忏悔责备自己的过失。过了很久,身上穿的龙袍都被雨水浇湿了,左右的人都非常感动。一会儿,大雨就不下了,第二天,多日积聚的阴云也散开了,到了秋天获得了丰收。  

李彦佐  

李彦佐在沧景。唐太和九年,有诏诏浮阳兵北渡黄河。时冬十二月。至济南,郡使击冰进舟,冰触舟,舟覆诏失。彦佐惊惧,不寝食六日,鬓发白,至貌侵肤削,从事亦谬其仪形也。乃令津吏,不得诏尽死。吏惧,且请一祝祷于河,吏凭公诚明,以死索之。彦佐乃令具爵酒,及祝传语诘河。其旨,明天子在上,川渎山岳,祝史咸秩。予境之望,祀未尝匮,而(“而”原作“两”,据明钞本改)河伯洎鳞介之长,当卫天子诏,何反溺之乎?或不获,予将斋告于天,天将谪尔。吏酹冰辞已,忽有声如震,河冰中断,可三十丈。吏知彦佐精诚已达,乃沉钩索而出。封角如旧,惟篆印微湿耳。彦佐所至,令严务简,推诚于物,著声于官。如河水色浑驶流,大木与纤芥,顷刻千里矣,安有舟覆六日,一酹而坚冰陷,一钩而沉诏获,得非诚之至乎?(出《阙史》)李彦佐镇守沧景,在唐朝的太和九年,皇帝发出的公文命令将浮阳的兵马调到黄河以北。当时正是冬天的十二月份,队伍到了济南,郡府的官员敲打浮冰引导船只向前行驶,船碰到坚冰上产生倾覆。将皇帝的诏书掉到河里。李彦佐又惊又怕,连续六天没有吃饭喝水,头发变白了,相貌变得衰老削瘦,参谋助手们也都说他的相貌发生了变化。李彦佐命令管理渡口的官员,不把文书捞上来就杀头。官员害怕,请李彦佐向黄河祈祷,想要借助李彦佐的虔诚感动神灵帮忙,然后再拼死打捞。李彦佐命令拿酒洒到河里,对着黄河祈祷说:“圣明的天子在上,河流高山。祝史咸秩,是我们这里的声望。我们定期祭祀未曾欠缺。然而水神河伯你是黄河里鱼虾水族的首领,应当护卫天子的诏书,为什么反而将它淹没了呢?如果你不把它还给我,我在吃斋后祭祀的时候将要告诉上天,天将处罚你。”祭祀结束,忽然河里发生震动伴随着巨大的响声,河上的坚冰一下子断裂了三十丈远。官员们知道李彦佐的虔诚和心愿已经感应到河伯那里,便将钩子伸到水中一下子就将诏书钩了出来。见诏书完好,封口如旧,只是上面的印章湿了一点。李彦佐管理政务,令出必行,办事简练,以诚处事,名显赫。黄河涨水,巨大的木头和纤小的种子都可以在顷刻之间漂流千里。哪有船倾覆六天以后,祭祀一次坚冰就开了,用钩子一下就将文书捞出来的事呢?这难道不是李彦佐的精诚感应的结果吗?  

胡生  

列子终于郑,今墓在效薮。谓贤者之迹,而或禁其樵采焉。里有胡生者,家贫,少为洗镜镀钉之业。遇甘果名茶美酝,辄祭于御寇之垄,似求聪慧而思学道。历稔,忽梦一人,刀划其腹开,以一卷之书,置于心腑。及觉,而吟咏之意,皆绮美之词,所得不由于师友也。既成卷轴,尚不弃于猥贱之业,真隐者之风。远近号为胡钉铰。太守名流,皆仰瞩之,而门多长者。或有遗赂,必见拒也。或持茗酒而来,则忻然接奉。其文略说数篇,喜圃田韩少府见访云:“忽闻梅福来相访,笑著荷衣出草堂。儿童不惯见车马,争入芦花深处藏。”又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云:“日暮堂前花蕊娇,争拈小笔上床描。绣成安向春园里,引得黄莺下柳条。”江际小儿垂钓云:“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苍苔草映身。路人借问遥招手,恐畏鱼惊不应人。’(出《云溪友议》)

列子死在郑国,现在他的坟墓还在效外野草丛中,成为名人贤士留下的遗迹,禁止人们在这里砍柴。附近有个叫胡生的人,家里很贫穷,年轻的时候以为别人磨洗铜镜为职业。他得到水果、好茶或者是美酒,总要供奉到列子的墓前,好像祈求列子能够赐给他聪明和学问。一年以后,他梦见一个人,拿着刀子将他的肚子剖开,把一本书放到了他的心脏里面,睡醒以后,他想要吟诗,朗诵出来的都是非常美妙的词句,但却不是从老师和朋友那里学来的。虽然有了学问,但是他还不放弃磨洗铜镜的低贱职业,真是有隐士的风格。远近的人们都叫他“胡钉铰”。太守等官员和其他一些社会名流都很敬佩他,经常有一些前辈来拜访他,送给他一些礼物,他全都不要。但如果送给他香茶或美酒,他却欣然接受。现在介绍他作的几首诗,一首是高兴地迎接圃田县韩少府来访:忽闻梅福来相访,笑著荷衣出草堂。儿童不惯见车马。争入芦花深处藏。”还有看郑州崔郎中家的女郎们绣的花:“日暮堂前花蕊娇,争拈小笔上床描。绣成安向春园里,引得黄莺下柳条。”另有一首题目是,江际小儿垂钓:“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苍苔草映身。路人借问遥招手,恐畏鱼惊不应人。”  

刘行者  唐庐陵阛阓中,有一刘行者。以钉铰为业。性至孝。母亲患眼二十余年,行者恳苦救疗。一日,忽有衲僧,携净水铜瓶子,觅行者磨洗,出百金为酬,行者不受。告云:“家有母亲患眼多年,和尚莫能有药疗否?”僧云:“待磨洗瓶子了,与医。”磨洗毕,便出门,而行者随问之,僧云:“但归去,已与医了。”言讫,失僧所在。行者奔还家,见母亲忽自床坠地,双目豁开。阖家惊喜,方知向者僧是罗汉。遂画其形影供养。至今存焉。(出《报应录》)唐朝庐陵的街市中,有一个姓刘的以修金属器物为职业的人。他非常孝顺,母亲患眼病二十多年,他多方寻求治疗的方法。一天,忽然来了一个和尚,拿着一装净水的瓶子,找到他让他磨洗,并说要给他一百两银子作为酬谢。他不要,对和尚说:“我家里有老母亲患眼病多年,和尚你能治疗吗?”和尚说:“等你磨洗完瓶子再去医治。”磨洗完了,和尚拿起瓶子就走出门去,他追上去问,和尚说:“你回家去吧,我已经医治完。”说完和尚就不见了。他跑回家去,看见母亲忽然从床上掉到地下,双眼忽然好了。全家人又惊又喜,这才知道和尚是个修行成罗汉的高僧,于是画了这个罗汉的图像供奉起来,这张画像现在还保存着。  王法朗  

唐夔州道士王法朗,舌大而长,呼文字不甚典切,常以为恨。因发愿读道德经。梦老君与剪其舌。觉而言词轻利,精诵五千言,颇有征验。(出《录异记》)

唐朝夔州的道士王法朗的舌头又大又长,说话吐字不清楚,经常为此感到伤心。他因此而许下愿望学习《道德经》,梦见道教的创始人《道德经》的作者老子用剪刀修剪他的舌头,睡觉醒了以后感觉说话流利,吐字清晰了,精读五千字的《道德经》。  

郗法遵  

唐道士郗法遵居庐山简寂观,道行精确。独力检校,已历数年,全无徒弟。忽梦玄中法师谓之曰:“汝无人力,甚见勤劳。今有二童子,所恨年小耳。”既觉,话于众。出山过民王家,有孩子,年才一晬。见法遵,抱其足不肯舍。遵去,昼夜啼号不息。遵复至则欣然。后数年,父母即舍为童子。又一小儿姓刘,眼有五色光,父母疑其怪异,因灸眼屋,其光遂绝。已四五岁,亦舍在观中,相次入道。果符玄中梦授之语矣。(出《录异记》)

唐朝的道士郗法遵居住在庐山简寂观,道行很精深,独自抄写经卷并校对已经许多年了,没有收一个徒弟。一天他忽然梦见玄中法师对他说:“你没有人帮助,还非常勤劳。现在有两个小孩可以作你的徒弟,只是太小了。”睡醒以后,他把这件事讲给别人听了。一天他出山走过一户姓王的人家,这家有个刚刚一岁的小孩看见他,抱着他的腿不让他走。郗法遵走了以后,这小孩昼夜啼哭不停。郗法遵再去,他又不哭了。过了几年,他的父母将他交给郗法遵做了道童。还有一个小孩姓刘,眼睛里向外放射五彩光芒。他的父母怀疑是怪异,用艾蒿点着后烧灸他的眼睛尾角,光芒就消失了。已经四五岁了,也被父母送到观里。两个孩子相继当了道童,果然符合玄中法师梦中所说的话。  

王晖  

西蜀将王晖尝任集州刺史。集州城中无水泉,民皆汲于野外。值岐兵急攻州城,且绝其水路,城内焦渴。旬日之间,颇有死者。王公乃中夜有所祈请,哀告神祗。及寐,梦一老父告曰:“州狱之下,当有美泉。”言讫而去,王亦惊寤。迟明,且命畚锸,于所指之处掘数丈,乃有泉流。居人饮之,蒙活甚众。岐兵比知城中无水,意将坐俟其毙。王公命汲泉水数十罂,于城上扬而示之,其寇乃去。是日神泉亦竭。岂王公精诚之所感耶??勒拜井之事,固不虚耳。王后致仕,家于雍州,尝言之,故记耳。(出《玉堂闲话》)

西蜀将军王晖曾经担任过集州刺史,集州城里没有水源,老百姓都到城外取水。有一次,岐兵攻打集州,并且切断了城外取水的道路。城里的人没有水喝,十多天里,渴死了一些人。王晖便在半夜的时候祈祷神灵帮助。当晚睡觉梦见一个老头告诉他说:“州城监狱的底下,有泉水。”说完就走了。王晖也惊醒了,天亮以后,他命令人拿着工具在老人所指示的地方挖下去几丈深,果然有水。城里的人喝了以后,救活了许多人,岐兵早就知道城内没有水源,所以想等着他们渴死。王晖命令取来泉水几十瓶,从城墙上洒下去给岐兵看。岐兵见城内有水,便退走了。这难道不是王晖的虔诚所感动神灵的结果吗??勒拜井求水的传说,果然不是虚构的。王晖后来调离集州,迁到雍州,曾经提起这件事,所以记录下来。  李梦旗  

伪蜀拔山军卒李梦旗经敌擒归岐阳,老母悲泣,因瞽双目。梦旗在岐阳,虔祈切至,愿见慈母,三载方还。梦旗刺股血点母眼,即时如故。乃知孝道感通,其昭然耳。(出《儆诫录》)

伪蜀拔山军卒李梦旗被敌方抓住押到岐阳,老母亲在家中悲伤哭泣双目失明。李梦旗在岐阳虔诚地祈祷,希望早日回家去看母亲。三年之后才回家,他刺破大腿,将血滴在母亲的眼睛里,一会儿,他母亲的眼睛又像当初一样能看见东西了。这很明显是他的孝顺感应的结果。  

孟熙  

蜀孟熙,贩果实养父母,承颜顺旨,温清定省,出告反面,不惮苦辛。父常云:“我虽贫,养得一曾参。”及父亡,绝浆哀号,几至灭性。布苫于地,寝处其上。三年不食盐酪。远近叹服。因见鼠掘地,得黄金数千两,自此巨富焉。(出《儆诫录》)

蜀郡的孟熙靠贩卖水果奉养父母,按照父母的眼色和吩咐办事,每天早晚请安出门要告诉去向,回来要面见父母。孝顺周到,不辞辛苦。他的父亲常说:“我虽贫穷,但养了一个像曾参一样的孝子。”他父亲死了,他不吃不喝整日哭喊,悲伤过度好几次危及生命。他在地上铺上草垫子,睡在上面,三年不吃盐和醋,远近的人们全都叹服。后来他看见老鼠在地上挖土,得到了好几千两黄金,从此大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