蠲在说文解字
卷标:卷十三
拼音:juān
部首:虫
 查看:汉字「蠲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  查看扫描版

【卷十三】【虫】  古玄切

馬蠲也。从虫、目,益聲。纽,象形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“腐艸爲蠲。”
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  查看扫描版

馬蠲也。
馬蠲亦名馬蚿。亦名馬蚈。亦名馬蠸。見呂覽仲夏紀、淮南時則訓高注。而爾雅釋蟲蛝、馬䗃。郭注。馬蠲、蚐。俗呼馬𧏿。方言曰。馬蚿大者謂之馬蚰。蚰𧏿同字也。莊子謂之蚿。多足蟲也。今巫山夔州人謂之艸鞵絆。亦曰百足蟲。茅茨陳朽則多生之。故淮南、呂覽皆曰腐艸化爲蚈。高注曰。蚈讀如蹊徑之蹊是也。其注淮南云。一曰熒火。乃備異說。鄭注戴記腐艸爲熒曰。熒、飛蟲、熒火也。葢非古文古說。
从虫。𦉶象形。
不云从蜀者。物非蜀類。又書無蜀部也。
益聲。
益聲在十六部。故蠲之古音如圭。韓詩。吉圭爲饎。毛詩作吉蠲。蠲乃圭之叚借字也。唐詩。水搖文蠲動。亦尙讀如桂。音轉乃讀古懸切。
朙堂月令曰。腐艸爲蠲。
許所據者古文古說。

《说文系传》   查看扫描版

馬蠲也。從虫、目,益聲。乁象形。
《明堂・月令》曰:「腐艸為蠲。」

汉字:「蠲」 字形演变


說文‧虫部


小篆

康熙字

楷体


【上一字】蜀    【下一字】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