灋在说文解字
卷标:卷十
拼音:fǎ
部首:𢊁
 查看:汉字「灋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  查看扫描版

【卷十】【𢊁】  方乏切

刑也。平之如水,从水;𢊁,所以觸不直者;去之,从去。法今文省。佱古文。
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  查看扫描版

㓝也。
㓝者、罰辠也。易曰。利用㓝人。以正法也。引伸爲凡模範之偁。木部曰。模者、法也。竹部曰。範者、法也。土部曰。𡌒者、鑄器之法也。
平之如水。从水。
說从水之意。張釋之曰。廷尉、天下之平也。
𢊁所㠯觸不直者去之。人𢊁去。
下𢊁字今依韵會補。此說从𢊁去之意。法之正人如𢊁之去惡也。方乏切。八部。
今文省。
許書無言今文者。此葢隸省之字。許書本無。或增之也。如艸部。本有㪿無折。
古文。
文四重二

汉字:「灋」 字形演变


大盂鼎(金)西周早期

恒簋蓋(金)西周中期

大克鼎(金)西周晚期

中山王昔壺(金)戰國晚期

信1.07(楚)

郭.緇.9(楚)

上(2).昔.3(楚)

郭.六.40(楚)

郭.六.44(楚)

包2.16(楚)

郭.老甲.30(楚)

包2.145(楚)

說文‧廌部

說文或體

睡.效35(秦)


小篆

康熙字

楷体


【上一字】薦    【下一字】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