旐在说文解字
卷标:卷七
拼音:zhào
部首:㫃
 查看:汉字「旐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  查看扫描版

【卷七】【㫃】  治小切

龜蛇四游,以象營室,游游而長。从㫃兆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縣鄙建旐。”
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  查看扫描版

龜蛇四游。㠯象營室。
攷工記文也。司常掌九旗之物名。龜蛇爲旐。鄭云。畫龜蛇者象其扞難避害也。爾雅曰。緇廣充幅長尋曰旐。是則九旗之帛皆用絳。惟旐用緇。攷工記注曰。營室、玄武宿。與東辟連體而四星。故旐四游。營室一名水。左傳云。水昏正而栽是。一名定。詩定之方中是也。
攸攸而長也。
小徐作悠悠。今正。古悠長字皆作攸。攸攸而長。故謂之旐。攸旐音近。以疊韵釋之也。旐何以著其長。以有繼旐之旆故也。孫炎云。帛績旐末亦長尋。二尋則長丈六尺。故獨長也。
从㫃。兆聲。
治小切。二部。
周禮曰。縣鄙建旐。
司常職文。大司馬職。仲秋敎治兵。郊野載旐。

《说文系传》   查看扫描版

龜蛇四斿,以象營室,悠悠而長也。從㫃兆聲。
《周書》曰:「縣鄙建旐。」
臣鍇按:《周禮》注:「龜蛇象其扞難辟害也;營室,北方七宿也,其星象龜形。」

汉字:「旐」 字形演变


說文‧㫃部


小篆

康熙字

楷体


【上一字】㫃    【下一字】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