攸在说文解字
卷标:卷三
拼音:yōu
部首:攴
 查看:汉字「攸」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

《说文解字》  查看扫描版

【卷三】【攴】  以周切

行水也。从攴从人,水省。𣲏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。
徐鍇曰:“攴,入水所杖也。”

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  查看扫描版

行水也。
戴侗曰。唐本作水行攸攸也。其中從巛按當作行水攸攸也。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於海。衞風傳浟浟、流皃是也。作浟者、俗變也。左傳說火曰。鬱攸從之。蒙葺公屋。火之行如水之行。故曰鬱攸。大雅曰。爲韓姞相攸。釋言。攸、所也。水之安行爲攸。故凡可安爲攸。又借爲?字。?、气行皃。水行之攸、气行之?皆主和緩。故或用攸。或用?。
从攴。从人。
攴取引導之意人謂引導者。
水省。
以周切。三部。
秦刻石嶧山。
句。
石文攸字如此。
人省水不省。嶧山石文。史記不載。其文曰。登于繹山。羣臣從者。咸思?長。今作?者、傳刻失眞也。又史記載會稽石文曰。皇帝休烈。平一海内。德惠脩長。小司馬云。王劭按張徽所錄會稽南山秦始皇碑文。脩作攸。葢其字亦作?也。用此知小雅、大雅毛傳皆云脩、長也。經文脩字皆攸之假借。本作攸。後改耳。釋詁。永悠迥遠遐也。悠當作攸。

《说文系传》   查看扫描版

行水也。從攴、人、水省。
臣鍇曰:「攴入水所杖也,會意。」
《泰刻石》嶧山石文「攸」如此。

汉字:「攸」 字形演变


甲562(甲)

攸作旅鼎(金)西周早期

攸簋(金)西周早期

井鼎(金)西周早期或中期

攸𩰬盨(金)西周晚期

中山王昔鼎(金)戰國晚期

郭.老乙.17(楚)

說文‧攴部

說文或體


甲骨文

金文

小篆

康熙字

楷体


【上一字】赦    【下一字】𢻲